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术大会
暨全国高校经济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
邀请函
各高校经济学院(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各科研机构,各有关单位: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机构。自去年换届以来,宏观学会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每月召开一次“中宏闭门圆桌例会”,目前已经上报《宏观经济研究要参》11期、《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报告》22期,累计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30余次,其中有2期《宏观经济研究要参》被中财办作为《经济要情》上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全国高校广大师生和专家学者,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工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校经济学科力量,中国宏观经济学会拟于2025年8月上旬,举办“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术大会暨全国高校经济学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相关事项如下:
一、会议名称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术大会暨全国高校经济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 间:2025年8月上旬(会议和现场教学,共3天)
地 点:贵阳或昆明
四、会议主题
高校经济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
五、会议议程
(一)第一天
全天报到
(二)第二天
1.上午:国家部委省部级领导和国家高端智库专家演讲
2.下午:平行论坛
高校经济学院(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演讲
“优秀论文”作者演讲
(三)第三天
1.上午:核心期刊(C刊)主编授课
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论文”
2.下午:现场教学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六、征集要求(含论文和著作)
(请见“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关于征集并评定优秀论文和著作的通知”。)
七、论文和著作评定
1.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将组织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分为三个等次),并颁发荣誉证书。会后,适时编辑出版《中国宏观经济论文库》(2025年卷),并在知网进行检索。
2.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将在本次大会上,评选出“优秀著作”,并颁发荣誉证书。
八、参会费用
1.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自理)。会议期间免费用餐。
2.参会费用,包括会议注册费、邀请专家费用、会场租赁、资料费、会议用餐等。2025年7月10日前注册并提交回执申请表,参会费用1900元(全日制学生900元);2025年7月10日后注册并提交回执申请表,参会费用2500元(全日制学生1200元)。
3.汇款账户信息:
账户名: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账 号:8601 8099 0110 001
开户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营业部
4.根据参会方需要,主办方可出具继续教育培训三天24个学时的证明。
九、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人:
于 帅 010-63906125 15210576646
林 江 010-63906125 13261365868
狄 璨 010-63906606 18510348687
晋润泽 010-63906127 18500410569
邮 箱:hgxueshu2025@163.com
附件:
会议回执及发票信息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2025年5月9日
附件1
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术大会暨全国高校经济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
会议回执
|
序号
|
姓名
|
单位名称
|
部门/职务
|
手机
|
电子邮箱
|
是否参加现场教学
|
|
|
|
|
|
|
|
发票信息
|
发票类型(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
发票抬头
|
税号
|
发票备注信息
|
发票开具方式(分别开/统一开)
|
此发票对应参会人姓名
|
发票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
|
电子发票收件邮箱
|
|
|
|
|
|
|
|
|
说明:
1.报名请发送EXCEL版回执(可联系工作人员),不接收纸质回执,回执无需盖章。报名成功与否,以指定邮箱回复为准;
2.参会人应与开票信息一一对应,如同一单位参会人需要开具不同的发票,请在发票信息填写处增行并在“此发票对应参会人姓名”处填写该发票对应参会人姓名;
3.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现已全面使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不再提供纸质版发票,电子发票具有和纸质发票同样的法律效力和报销标准;
4.交纳会务费可通过两种方式:①汇款(公对公、私对公均可)、②现场交费(人民币现金);
5.如选择汇款,请于7月20日(含)前将会务费(不含住宿费)汇至指定账号(逾期可选择现场交费);7月20日后汇款的代表,请提前准备好汇款凭证截图,会务组确定收到款项后方能正常办理会议报到手续;
6.会务费发票将于会议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发送至发票收件人电子邮箱,为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开票时限内请勿致电催促。如有疑问,工作人员会与发票收件人电话联系;
7.此回执只用于报名参会。
|